风淋室在走进干细胞实验室中心
发布日期:2021/10/13 16:24:24 访问次数:183
实验室彷佛一个与世隔绝的容器,内部空气负压为8至10兆帕以避免外部气体溢入。地板用没有任何接缝的特殊材质制成,用于打扫地面的水需蒸馏净化两次,用于清理实验操作台面的超纯水则还需加入过氧乙酸、新洁尔灭等消毒材料,价值数十万的制水机占地相当于一辆迈腾轿车的占地面积,其材质亦为316不锈钢—通常这种材料被用来制作手术刀。
其中,风淋室、细胞培养室可达万级洁净,小于0.3微米粒径的微尘数量被严格控制在每立方米1万个以内,走廊内则是十万级洁净,操作台则是百级。实验室内的空气亦经过三层过滤,特制的空气滤网每45天即会更换一次。周围则是精密设备。比如热电CO2培养箱、流式细胞仪、COBE Spectra 血细胞分离机、Millipore Quotation超纯水处理系统、Eppendoref微量移液器、尼康倒置显微镜等。这些设备价值不菲,仅一台流式细胞仪其售价就高达数百万元。
干细胞生长周期长短各异,短则两天,长则一个月甚至更久。期间影响细胞生长质量的要素颇多,若想实现干细胞的安全有效、活性恒定颇为艰难。既要保证细胞的活性,又得阻止它们发育。这是一个障碍重重的世界,
只要在郭镭的实验室里待上几个小时,你就会了解干细胞科学家将要忍受多么大的幽闭恐怖。实验室里拥挤不堪,你必须从一群实验人员中挤出一条缝来,还得小心别碰倒旁边的显微镜以及各种试剂。为确保适宜的细胞培养环境,仅空气处理净化程序就极为复杂,空气必须经过气流—初效空气处理—空调—中效空气处理—风机送风—净化管道—高效送风口—洁净室—带走尘埃—回风夹道—新风、初效空气处理,并辅以臭氧消毒,如此重复以实现空气净化。实验室内,抽风机、过滤空调的噪声巨大,此外,因为实验室里空气温度恒定,长年维持60-80%的湿度,不见阳光,这种感觉梁素丽将其形容为“西安夏天最闷热时的感觉”。
通常,每次试验短则三个小时,长则持续十二个小时。“最忙的时候,你必须没日没夜都在实验室呆着。”梁素丽说,“你必须训练一个助手在自己生病或休假的时候来培养细胞。一个人单独做这份工作实在是太费心了。”
在梁看来,郭镭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是临床医生与实验室科学家的混合体。“你在中科院找一个年纪差不多培养干细胞的人,可能比郭厉害,但他做的细胞敢不敢在临床上用,给什么疾病的用,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项,怎么去规避风险?他不知道。”王端端解释说。
细胞培养一半靠理论,一半靠经验。王端端认为若将其产业化,仅凭经验是不行的,一个颇为大胆的想法是借助计算机控制干细胞的培养周期、质量控制、活性单位等具体生长指标,结合诊疗者的生理性、病理性检测指标,用计算机处理海量信息数据,进行数据挖掘,建立干细胞标准数据库。
对于特殊疾病治疗来说,临床实践尤为重要。郭镭选择与有治疗特长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研究合作,例如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解放军总医院等。“它们对病人的判断、积累及治疗效果往往更科学。”郭镭说。
圣释要求专家组成员必须具备副教授以上的职称,以便对干细胞治疗过程中的反应做出正确判断。干细胞并非注射后一劳永逸,会被疾病“清洗”,清洗时间长短因人而异,治疗时间间隔亦各不相同。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各项指标判定疗效,确定再次注射的时间。只要出现任何异常反应,医生应将其完整记录。如遇困难,专家成员则对症状、体征及化验结果进行会诊,并确定用药方法。整个治疗过程会被整合到数据库。以帮助医生调整治疗准确度。
“所谓风险就是认知的风险,”郭镭估计超过60%的医生对干细胞并还不了解亦不认可。例如在注射干细胞前是否需要为病人麻醉,外科大夫们并不知晓。
时至今日,郭镭本人已亲身经历过超过千例临床治疗过程。“针对某些特定疾病,未来干细胞诊疗也许会替代传统的药物治疗,成为全新的第三类诊疗技术。数据化、标准化的实验室是干细胞临床应用必要前提。”郭说。
这一构想最终得到王端端的支持。“一个科研项目能与临床研究结合,并用临床的数据支持实验室的数据采集,我认为这个商业模型太好了。”王端端说。
在王端端的支持下,在此后的两年间,王端端、郭镭前往世界各地考察各大实验室。王端端主要观察实验室如何服务于企业及商业化,郭则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、数据化的深度挖掘及先进设备仪器。。令王端端印象最深的是以色列的一家实验室,其实验设备的人性化程度令人赞叹不已。例如椅子的大小、高低、宽窄及材料等均依照实验室人员体型定制。“一个真正顶级的实验室一定是服务于人的,如果能为人创造出舒适的环境,他就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。”王端端感慨的说。
回国之后,两人展开了分工。王端端负责搭建IT系统,郭则负责实验室硬件及标准化流程。圣释花费巨资邀请德国公司依照全球药厂的标准进行流程梳理,并请专业设计公司提供实验室设计并施工。